彭蒙惠老師下課了》
她保持喜樂、永不後退的秘訣:把別人放在自己前面
《空中英語教室》創辦人彭蒙惠昨(6)日去世,享耆壽98歲。她來自美國西雅圖,25歲落腳台灣。原在花蓮部落傳福音,因緣際會開設廣播節目、創辦雜誌推廣英語,從此成為「英語教母」。她一生奉獻,更在遺囑中交代「把所有一切捐出」。
儘管彭蒙惠最為人所知的就是發行《空中英語教室》、《大家說英語》等雜誌,不過那天,我們在她的辦公室裡不談英文,而是談她的人生智慧。
救世傳播協會創辦人彭蒙惠辦公室的四面牆,反映著她的人生。一邊是辦公室的大門,寬闊而敞開,一如她給人的感覺;右側牆掛滿造訪世界各地的照片,那是她閱歷的縮影;左側牆靠著電腦,那是她持續工作的印證;最後一面牆有關著的窗戶,她不要屋內的聲響嚇到外頭樹枝上的小鳥,這大概算體貼吧!
以前做,現在仍做,以後繼續做的人生觀
彭蒙惠發現,許多人上了年紀便將「曾經」掛在嘴邊,我曾經做這、我曾經做那。「你要說我曾經做,我現在仍做,而且我要繼續做,」她說。
她從小就喜歡小喇叭,直到如今仍都不難看見她在各種場合吹奏小喇叭的身影。講起鍾愛的小喇叭,她說:「我本來喜歡學小喇叭,但是我們沒有錢買,有一天有個人給我爸爸一個薩克斯風,我就說:『好好,就這個!』」於是想要小喇叭的她,硬是從體積龐大的薩克斯風開始學起。
歌唱也是彭蒙惠過去做、現在仍做的事情。採訪時將滿91歲的她,用起iPhone非常熟稔,她秀給我一段上週才與友人合唱的影片,4位女性用4個聲部唱 acapella(阿卡貝拉,無伴奏合唱),令人驚豔。彭蒙惠不但保有兒時的興趣,更持續不斷學習新事物。
她在56歲那年才學潛水,近幾年更與時俱進學習使用智慧手機、App。「我現在也是一直在學,要跟得上別人的腳步,要有持續學習的態度,」她邊說邊介紹起一款她常用的兒童英語學習App。
將「退」這個字從腦海中刪除
彭蒙惠說:「《聖經》裡沒有『退休』這個字,我們從這個生命走到另一個生命,我們不退休,我們不要退、要往前。」她認為,退休是人訂出來的制度,就像一般人每天工作8小時一樣,「誰說一天要工作8小時?可以是6小時、10小時,」65歲的退休年紀當然也是人訂的。
「很多人想說做到65歲就要退休,當我65歲時,我還時常出現在機場,去中國、去其他地方。只要還能做,為什麼要退休?」彭蒙惠問:「退休是政府是訂出來,跟你的人生沒有關係,你不能從人生當中退休。」
也因為這種想法,彭蒙惠並未訂出工作同仁的退休年齡,並在辦公室實施彈性工時,「我們當中有65歲的同事,他們如果覺得累,可以晚點進來或早點離開,如果覺得不舒服,就去休息,不要強迫自己」。
彭蒙惠建議,人們做自己能做的就好,「你可能沒體力繼續當餐廳服務生,但可以到醫院服務病人,你仍然在做事,而不是退休之後成天坐看電視,那就沒有意思了」。
“人終其一生都要續往前走。”
「我們不是退到什麼地方,你不需要退,『退』那個字不好,」她強調,「你要告訴人不要把這個字放腦海裡,要按電腦的刪除鍵,把『退』這個字刪掉」。
自己放最後,不為明天憂慮
最後,我問彭蒙惠為何活得如此快樂?首先,她介紹起joy(喜樂)這個字的新解:「Jesus,要先知道耶穌愛我們,放第一位;others,別人放第二;yourself,自己放第三」。
許多人不快樂,是因為一直想到自己。
“你要把自己放在後面,
想到別人比你有更多需要,
就不會一直想到我怎麼樣。”
其次是不要為明天憂慮。彭蒙惠認為,不少人會說將來如何如何,但其實過好每一個今天就已足夠,「神會給你今天的力量,這是祂的應許。」
彭蒙惠用自己的生命,展現出永不退後的人生觀,誠如她所說,她會一直往前,直到邁入生命的下一階段。
彭蒙惠|1926年生,救世傳播協會、《空中英語教室》、《大家說英語》等雜誌創辦人,人稱Mama Doris。
資料來源: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7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