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滑輪0.01秒逆轉奪金! 黃玉霖克服「先天不足」能教給父母與孩子的事

 

在杭州亞運滑輪以0.01秒之差逆轉勝奪金的黃玉霖,他如何突破先天身體劣勢?如果覺得孩子「先天不足」、學習上什麼都輸人一截,父母能從這位國手的成長歷程得到什麼啟發?

近期亞運比賽非常精彩,許多國手為國爭光,特別是滑輪競速溜冰中的國手黃玉霖,在溜冰團體賽中,堅持到最後一刻,最後竟然奇蹟般反超1毫秒,看似戲劇化轉折的比賽,背後卻是黃玉霖不斷的努力、過人的意志力和艱辛的訓練歷程,才有如此榮耀的一刻!

黃玉霖天生骨盆移位,醫生建議練直排輪,後來又發現有青蛙肢跟長短腳等狀況,這些天生身體的劣勢,別人用一倍的力,他可能要用十倍,但過程中細細探究,其實不僅只是「努力」,有許多造就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這件事讓我連結回陪伴孩子成長的歷程,或許我們有些時候覺得我們的孩子「先天不足」,程度不如人?讀書起不來?做事慢吞吞?做什麼都比別人差?當別人都希望贏在起跑點,我們卻常常覺得自己的孩子一開始就輸別人一大截!你也有相同的感覺嗎?今天這位國手的歷程或許可以鼓勵我們!

面對孩子先天不足,我們可以怎麼辦?

一、做孩子堅強的後盾

孩子可能會想放棄自己,但我們千萬不能放棄孩子!黃玉霖在追尋自己的夢想路上,父親是很關鍵的角色,不僅支持和鼓勵,甚至自己也考上了溜冰裁判和教練證,這樣的陪伴歷程十分感人。如果我們孩子天生在一些能力上比較弱,我們除了鼓勵,試著跟孩子一起共學,做孩子的學習夥伴,我相信孩子會更有能量面對挑戰的!

二、啟動客製化的訓練

有時候不是孩子跟不上,是他沒有找到屬於他的學習方法!黃玉霖的運動生涯中教練林詠翔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當黃玉霖發現自己有青蛙腿後,擔心因為重心不穩成為致命傷,因而想要退出體壇時,教練仍舊幫助他,用半蹲靠牆來訓練重心,一邊復健一邊訓練,加倍的訓練加上合適的引導,黃玉霖最終還是能夠與其他國手一同上戰場!無論孩子有什麼樣的劣勢,就算是學習障礙,我們都相信,一定會有屬於孩子的學習路,生命總會有出路!

 三、找到屬於自己天命

或許大部分事情孩子沒辦法勝任,但總會有屬於孩子發光發熱的地方!黃玉霖之所以有成就,除了家庭和教練的陪伴外,他也是很幸運的找到屬於他可以發揮的舞台,我想這是許多人很羨慕的一件事!所以從小讓孩子興趣開發是最重要的,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讀書的料,也不是所有孩子都是走一般體制的學習路徑,找到屬於孩子的路,有階段性的做生涯探索,讓孩子在自己的舞台上發揮影響力吧!

四、挫折忍受力的鍛鍊

孩子可能天生能力弱,但不代表他不能面對挑戰。黃玉霖在這比賽前一天,他才因為1000公尺爭先賽中被判出局而掩面痛哭,但儘管如此,他仍舊奮力完成下一場比賽,如此高的心理素質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再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才有辦法面對每一次挫折不會馬上被打敗。而我們的孩子就需要有這樣的歷程,擁抱失敗是我們從小就給孩子的態度,走出溫室,偶爾參加比賽、偶爾挑戰自我、有時登座高山、有時突破體能限制,這些是我們可以陪孩子一起走過的,當有一天孩子要上更大的舞台,他們才會有心理肌肉去面對!

五、在失敗的地方再站起

最大的敵人不是天生的缺陷,而是心中的心魔。黃玉霖在2016年曾經輸過南韓,但沒有因為輸了就懼怕,黃玉霖往後比賽都以打敗南韓為其中目標之ㄧ,而因為黃玉霖的意志力和努力,儘管遇到一些外在條件的挑戰,仍舊戰勝強敵。所以在陪伴孩子的路上,如果發現孩子有一些明顯的弱點,要記得孩子的挑戰不在弱點本身,而是他如何看待這個弱點,而挫敗的經驗孩子又如何詮釋?當孩子能夠正視自己的缺點、重新看待過去的失敗,這才是真正的接納自己,戰勝限制!

沒有完美的運動選手,也沒有天生完美的孩子,先天不足,除了靠努力,記得,孩子有靠山,讓我們每一個親師,陪孩子創造奇蹟吧!


資料來源: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6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