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多閱讀就能改變生命

佛光山蘭陽別院十七日邀請知名認知神經科學權威洪蘭教授主講「科學教養的藝術」,她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析艱澀的科學數據與實驗例證,帶領逾千位民眾認識腦神經科學對人生教養發展的關係。
人文素養 不被AI取代
「二十一世紀是AI時代,舉凡是重複性、可以被編碼的工作,都將被機器人所取代」,洪蘭指出,只要向機器人輸入相關資料,不論是彈鋼琴、拉小提琴,甚至可以彈琴譜曲,機器人都可以做到。
「可是,一定有什麼事情是機器人做不到的?」她強調,只要是創造性的、有彈性的、人性化的工作,機器人就無法做到,因此她鼓勵孩子學習「創新能力、高度的EQ」,並培養人文素養、跨領域的專長等,自然就不會被機器人取代,「世界上最有用的人,是那些懂得與別人相處之人,人際關係是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科學」。
AI的世代中,洪蘭也鼓勵家長允許孩子犯錯,讓孩子從錯誤中吸取成長的經驗,「要以鼓勵代替責備」,不要讓孩子因為「不想讓爸媽對我失望,或者害怕被處罰」而學會說謊。此外,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學習場所,具有潛移默化影響力,正向引導及父母的身教更顯重要,當家長向孩子說不時,請記得「拒絕要有替代」,一定要指引一條可以走的路。
終身學習 閱讀擴展視野
「一定要鼓勵孩子閱讀,因為閱讀是創造力的本」,洪蘭認為,「創造力」是不可能無中生有,它必有所本,而這個本是來自背景知識,獲得知識、訊息最快的方式就是「閱讀」,她鼓勵家長協助孩子透過閱讀來提升思考能力,建立孩子誠實、正向的觀念行為,「當孩子長大後,我們無法幫他決定人生,只能教他原則,讓他思考並做出正確判斷與行為,只有閱讀才能決定他的人生」。
「行為來自大腦的決策」,洪蘭指出,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後,會回過頭去改變大腦,每一個人的現在模樣,是來自過去經驗的總和,她以憂鬱症患者為例,他們只想著不好的事,負面情緒神經變得大條,「所以不要再想了,人生要往前看才走得下去,這是很重要的概念。」
她表示,「閱讀」可以將別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透過「閱讀」,可以用有限的生命去學習無限的知識,因此閱讀不僅僅是知識,更是力量,「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改變心態,就是改變生命」。
洪蘭強調,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能跑到終點才是贏家,她提醒家長千萬不要迷信「三歲定終身」、「輸在起跑點」這些話,她也以許多「大器晚成」的偉人為例,勉勵大家要有終生學習的精神,不斷學習有助於延緩老化,每個人都能透過「終身學習,自我實現」。
「佛教修行人透過打坐來升華品格,這是有依據的」,洪蘭談及,打坐會讓腦神經獲得平衡、安穩,進而開展無限寬廣智慧。

資料來源:人間福報 2018-09-19  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52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