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問題頻傳,當孩子成為社群平台最殘酷的 社會實驗場,該如何應對?

員工爆料,公司為了利益,傷害青少年也在所不惜,還成了醞釀對孩子犯罪的溫床。社群平台前所未有的試驗與影響,有如史上針對孩子最大的社會實驗,傷害已經超越師長們知道的霸凌與憂鬱,該如何應對?

社群平台上有假訊息、有霸凌、甚至容易導致憂鬱,已經不是新聞。但是我們若以為只要限制孩子上網的時間,或不斷提醒他們要保護自己、「聰明」得使用,就錯了。

「我的女兒14歲時還很喜歡自己的身體,她常常用 IGInstagram),也許也上傳太多照片了,突然開始討厭自己的身體,有了身體畸形恐懼症,甚至還厭食。我們在找到解方之前,深陷麻煩。我怕她再也不會像以前一樣了。」美國參議員布魯曼索(Richard Blumenthal)轉述一名青少女家長的憂心。

布魯曼索的團隊還在 IG 上直接假造一個帳號,看看這家同時擁有臉書FBIGWhatsapp的公司,會怎麼剝削與殘害他們,讓他們惶惶不安。

這些活生生的故事證明,在孩子們的世界裡,沒有「聰明」使用社群平台這麼「簡單」的事情。因為孩子們受到傷害,並不是因為不聰明。

在社群平台上所發生的事情,沒有過去的軌跡可循,而且很多演變始料未及,就像是活生生的社會實驗。糟的是,這些平台就算事後知道結果,傷害也已經造成。更不用說,他們也未必想要、或是積極地改善。

臉書為商業利益 無視對社會有害的問題

自從九月中旬,臉書的離職員工豪根(Frances Haugen)把內部文件交給《華爾街日報》爆料以來,加上她接受電視採訪、出席國會作證,過去零星出現的青少年與社群平台問題開始在各處頻爆。社群軟體被濫用傷害孩子的領域,甚至包括詐騙、犯罪,超越了人們過去的認知,在在提醒大人跟小孩都要學會辨識其中更多元的風險。

豪根指出,臉書內部設有研究單位,希望了解用戶的體驗,以及產品被使用的狀況與影響,並且據以改善。結果,他們早就發現了種種對用戶與社會有害的問題,高層卻為了商業利益坐視不管,甚至拒絕內部改善的建議,選擇對社會有害的方式營運。

在《華爾街日報》刊登的系列問題中,有些看似是對大人世界的衝擊,但其實也被有心人用來殘害幼苗,或者讓孩子們在不覺中受害:

演算法助長平台上憤怒與仇恨內容的傳播

偏激、極端、爭議性大、令人激憤的訊息,比較容易引起用戶的反應和「參與」。臉書的高層抵制了員工想要修正的措施,因為怕會因此降低用戶在平台上的互動,轉往抖音或 snapchat 這些競爭者。對孩子們來說,這正是殘酷的現實,因為霸凌的言論,也常就這樣迅速擴散、發酵,讓孩子陷入憂鬱。

被放大的「意見領袖」 可能誤導風向

雖然臉書跟 IG 都號稱要讓每個人都有公平發聲和被聽到、看到、與人連結的機會,但他們的系統卻以人氣與被讚賞的程度,選擇了某些有影響力的「菁英」階層,多傳播、放大他們出線的機會,甚至言論不見得會像一般人一樣被審查是否有害或錯誤。問題是,這些「意見領袖」不見得具有他們發言領域的專業權威,他們的意見可能反而誤導言論的正確性與風向。

孩子們關注的意見領袖或偶像,很可能就這樣影響了孩子對於重要事件的認知與判斷,無論訊息內容真偽。

假消息很難被澄清與杜絕

臉書在社會壓力下成立監督委員會,要查核與審查被檢舉的言論,但其實因為數量龐大,也超乎成員的知識,無法一一仔細查核處理。所以很難期待孩子可以「聰明」得在平台上避開假消息的影響。而孩子如果在平台上受了委屈,就算主動檢舉,也未必能得到「平反」。

助長青少年憂鬱

內部資料顯示,使用臉書跟 IG 助長了青少年憂鬱和自殺的念頭,有14%的青少年跟三分之一的青少女因此不滿意自己的身體形象或傷害自尊心。根豪提供給《華爾街日報》的內部研究顯示,在自稱有過自殺念頭的青少年中當中,有13%的英國用戶和6%的美國用戶把這種念頭歸因於使用 IG

孩子可能成為犯罪與拐誘的對象

臉書曾研究罪犯如何運用社群平台引誘或進行犯罪,例如詐騙、毒品廣告、人口販運者如何在平台上引誘受害人與刊登非法的色情廣告。結果,公司了解一些相關的行為與訊息樣態,卻未據此試圖改善,多數時候任其繼續發生。這個平台其實有很多不安全的地方與危機,但不能假設他們有在積極處理、保護孩子,避免他們成為受害者或誤入歧途。

孩子很難抵擋演算法陷阱

面對責難與檢討,臉書做出反應,但未必令人信服。

例如,臉書原本計畫推出10-12歲孩子使用的 Instagram Kids,但是已經喊停。臉書還預告,針對現在13歲以上的孩子,也會實施「休息一下」的機制,希望能讓他們減少使用;以及修改演算法,當系統發現青少年一直在看類似且有礙身心健康的內容時,提醒他們改看別的東西。問題就在,這公司會積極得知道、找到哪些內容有害嗎?以及,如果可以,為什麼還要讓他們存在,只是讓孩子少看、而不是看不到?更根本的是,臉書無法驗證用戶的真實年齡,也無法杜絕小小孩謊報已經滿13歲、申請帳戶。

所以,心理與教育專家、醫師都提醒,大人不能再只是限制孩子少用,或只是不斷提醒他們要保護自己,因為陷阱實在太多,他們也未必都能辨別。

匹茲堡大學教育學院的應用發展心理學副教授蓋拉(Brian Galla)跟同僚的研究發現,孩子們知道社群平台有利有弊,所以不要只是對他們表面說教或責備、限制他們。了解社群平台上有哪些陷阱、如何引人上癮、可能造成傷害的青少年,比起只是被限制使用的孩子,更能夠節制得使用社群平台。而且,這些孩子也比較願意用監控軟體,避免自己被社群平台的演算法誘陷而無法自拔,降低受害的可能。

4方法 降低演算法陷

透過看電影一起討論

如果大人覺得這些事很難講清楚,可以試著全家一起看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讓他們知道其中的陷阱,以及可以怎麼調整自己的使用方式。蓋拉總結,社群媒體並非萬惡無一益處。我們要教孩子的是聰明自主的時間應用,而不是被動得限制使用。

用現實生活的美好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精神治療師李奧納德直言,社群媒體不會消失,但家長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鼓勵、提供孩子機會多交些不同圈圈的朋友,像是在班上的朋友、一起運動打球或跑步的朋友、一起去教會的朋友、去社團的朋友、或是住在附近的鄰居等等。各個領域都有朋友會讓孩子的生活與往來關係更多元,對不同人事物有不同的觀點,也避免孤注一擲在社群媒體上的負面影響。

教孩子認識社群媒體的真相

要和孩子討論,很多內容都是報喜不報憂,很多影像是經過刻意設計的角度、濾鏡修飾與編輯,並不反映真實的人生與樣貌。孩子、尤其是青少年,正在發展自我認知與認同,幫助他們認清事實,可以降低他們與社群媒體上的別人做不必要的比較。

以身教示範其他人生價值

李奧納德用「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來呈現這些反差。社群媒體上的動態,頂多只能反映在某個時刻有人做了什麼事。大人要教孩子,人生的價值還包括了體貼、不自私、幽默、同理、仁慈、正值等等重要的特質,而不是有否跟風同儕做了社群平台上的「挑戰」任務。

資料來源: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6803-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0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