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長壽─翻轉教育,從思辨中提升公民素養


嚴長壽─翻轉教育,從思辨中提升公民素養

教育如果要改變,為什麼不能從偏鄉開始?尤其最近看過天下文化出版的《未來教育新焦點》,作者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我迫不及待想告訴台東家長和老師們:有一個新的方法可以翻轉偏鄉,只要我們大膽想像,就有機會。
 教育要翻轉,學習更多元
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到底希望孩子未來變成什麼樣子?是快樂、正面、有人生目標、懂得與人溝通、善體人意?還是冷漠、無趣、自閉、自私?我想大部分人都希望是前者吧!
然而,現在我們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常常是冷漠又自私的孩子。因為他被關在一個不需要有創意,永遠只有考試和標準答案的地方。
世界的趨勢顯示,教育應該要更快速、學習要更多元,要有一種完全翻轉的全新思惟。其實,我們自認為思想比我們相對落後的大陸,已出現教育反省的聲浪,大家可以上YouTube找《盜火集》短片集。它反映了大陸正面臨教育的革命,他們正努力跳脫過去200年「大家排排坐、老師講話、學生學習」的舊思惟,《盜火集》中的真實事件就是在談論舊式教育的荒謬:有一間學校的歷史考題:「三國時期,最有計謀、智慧的人是誰?」學生回答:「孔明。」結果錯了,為什麼?因為標準答案是諸葛亮!
 其實,這些都反映出僵化的教學模式已經出了問題,所以在教育學生前,我認為應先教育老師。
前幾週,我辦一個工作營,帶著一群校長,讓他們思考如何協助老師,並提供一個讓老師們可以相互討論支持的平台。運作方式是整合幾間小學校的老師,大家開始時先面對面圍一圈,讓有困難的人提出問題,像是教學問題或與家長、學生關係的問題,而其他人則分享自己類似經驗,幫助他解決與參考,但不是教也不是批評指責,我們強調:I statement(我的經驗分享),藉由個人經驗讓其他人得到更好的智慧。當大家經過幾次的面對面溝通與了解,甚至可以進一步做到每週定時在多方通話的機制下進行。這股力量如果能夠集結起來,就是偏鄉老師教育改變的機會。
而同樣團體討論方式,也很適合用在孩子身上,當然他們面臨的可能是同儕問題,例如,「如果同學邀你一起抽菸,你要不要抽?」不抽,好像就是不合群;但抽了,又打破自己的原則。這時老師如果能從旁引導學生思考,一起討論如何拒絕或扭轉為正向改變群體思惟的處理方式,而非以往「上對下」的指導,師生關係也慢慢變得不一樣。

我覺得,這才是影響未來教育最大的力量,能夠培養「同理心」以及「與人相處」和「自我反省」的能力,但偏偏這些東西,在目前學校的教學現場沒有教,也沒得學。
提高公民素養,民主政治才有品質
延伸到現在我們談的「公民教育」。最近立法院兩黨計劃提案,將公民選舉降到18歲。以全世界的比率而言,我贊同公民18歲選舉,但先決條件是,我們得教育孩子先學習如何做好公民,讓他們擁有思辨的能力及懂得善用自己的權利。如果事先沒有教育,最後也只是淪為討好、利用,他們不會成為監督的力量。
舉例來說,如果今天我是年輕人,18歲就有投票權,我會先學會「如何監督被選出來的人」、「如何爭取自己的世代正義」,緊盯目前政黨各種巧立名目浪費公帑、債留子孫的補助,不該發的錢就不要發,不該用的錢就不要用。但我們的年輕人有這樣的監督能力嗎?我們曾經教他過沒有?當然沒有啊!
那麼我們民主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希臘就是最好的例子。希臘的歐債問題,歐盟已經連續支援兩次,但現在又再度面臨破產,因為這次選舉,首相以「我可以拒絕撙節案,但讓我們可以繼續生存」的政見催眠選民,騙得選票當選,但他對於債務處理,其實完全沒有方法。
由此可見,有選舉沒有教育,就很容易被操控。而公民的素養必須從討論與思辨中培養,但事實上,我們培訓老師的過程中,並沒有接受過這類討論式的教學。當你沒辦法這樣教育孩子時,他就沒有這樣的能力,結果也必然將是一場災難。我再舉個例子,根據目前的預測,公教人員退休金及健保、勞保在二十年後都將破產,那麼影響最大的一定是年輕人,但我們竟然至今沒有民意代表提出撙節方案,為什麼?因為不願意面對現實,只要提了就選不上,選民會唾棄你。
我們的世代正義在哪裡?從這些觀念裡面,就能看到公民素養造成的影響。
 在地優勢,讓後排變前鋒
最近花東條例通過,未來10年將編列400億預算,但這筆經費,我認為應優先用在培養花東人才與軟實力上,藉著在地的優勢,強化自己的競爭力,打造永續生存的未來。
現在公益平台在體中(台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就是做連結的工作。過去體中教育,就是把會運動的青年(大部分為原住民孩子),訓練成比賽的機器,但實際上,最終大概只有3%學生會成為運動員,剩下97%,留給他們的,只有運動傷害,以及沒有其他謀生能力的未來。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我們又觀察到,台東的原住民文化和許多在地與自然結合獨有的優質條件,像自行車導覽、攀岩、 溯溪、獨木舟、風帆等活動,都能發展。然而,我們雖有優勢,卻沒培養與外界接觸的人才,連自行車領騎的人都不多,像昨天的台東舉辦鐵人三項比賽,吸引了許多來自台灣以及世界各地的朋友,旅館全部客滿,但他們卻沒有機會體驗台東其他戶外活動,真是非常可惜!
所以,公益平台與體中便從自行車導覽開始合作。同樣的計畫,如果在台北或西部執行,要花更多的時間,但在台東,我們擁有美麗的大自然與豐厚的原住民文化的優勢。像是均一中學的學生社團課之一就是騎腳踏車,他們常常一騎車,就往海岸線、縱谷線跑,好不過癮!另外,由於體中有70%的學生是原住民,所以我們要教他最能表現、最具發展性的技能。不要忽略了,你的優勢同時也必須是你的長處。
節能減碳是未來的趨勢,人類勢必會回歸自然,當物質無法滿足內心時,人類會開始尋求精神上的富足,「簡單生活」,正是花東最可以創造的優勢。
所以,不要被西部社會綁架了,要反過來成為它們的導師,讓後排變前鋒,重新建立在地的價值觀,但前提是,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優點,並愛惜這塊土地。
另一個,我認為公民素養不能遺漏的,就是社會的分配正義。
 社會分配的正義應好好監督
我在TED看了一個統計專家的演講,他調查了美國等幾個國家的資源分配比例,假設所有資源是100%,平均分成五等分,分別是最窮(20%)、次窮(20%)、中間(20%)、次有錢(20%)、最有錢(20%)。他先請觀眾評估目前各層級的資源分配為何?觀眾的認知是,最窮2.9%、次窮6.4%、中間12%、次有錢20.2%、最有錢58.5%。後來他公布真實數字:最窮0.1%、次窮0.2%、中間3.9%、次有錢11.3%、最有錢84.4%。
我看了很難過,發現最窮和次窮者能夠擁有的資源加總起來,甚至都還不到最有錢者擁有資源的小數點(0.4%)!最後他讓受訪者提出可以接受的最理想分配比例,答案是最窮10.5%、次窮14.1%、中間21.5%、次有錢22%、最有錢31.9%。顯然大家平心靜氣的思考,都一致認同社會要和諧,中間資源應該要厚,但想像跟實際卻有很大的落差,這都得回歸分配正義的問題。
這就是我一直在提的,公民應該要懂得監督,思考政策對未來的影響,以及社會分配的正義。但是這些學校有教嗎?老師學過嗎?如果連老師都沒有學,社會如何走向文明?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票,但它如何成為對的一票?我覺得公民素養比任何知識都重要,他可能高中畢業後不再讀書,但他應該有能力選擇出懂得分配資源、能給他未來,並帶領台灣走向永續的人。
 家庭和學校,孩子的公民學堂
家庭和學校是孩子學習的地方,孩子的模仿力很強且深受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的言談舉止都是負面、批判的,某種程度來說,你其實扼殺了子女在民主、自由與天賦上的養成,老師當然也是如此。
最後,我以一個故事作為結束。這是我從琳恩.崔斯特《金錢的靈魂》這本書中看到的。1995年北京的世界婦女運動,有一位母親告訴大家,在波斯尼亞種族戰爭時期,她親眼目睹先生和兒子死在面前,又慘遭敵軍輪姦,痛不欲生,恢復自由時,她發現自己懷了敵人的孩子,面對這種情況,大部分人都選擇墮胎,但她在經過內心再三的掙扎,最後把孩子生下來,她決定要給這個孩子無限的愛,她與她的孩子要向全世界證明,愛能跨越仇恨,也唯有如此,世界才會得到永遠的和平。
親愛的朋友們,其實我們很幸福,在民主的路上沒有經歷如此慘烈的事件,但無可否認,我們正慢慢走向危機,目前世代充滿仇恨,用不同的語言批判對方,不過只要我們願意走出來,讓孩子有新的選擇,培養他有愛心、正向能力和自信,這才是我們期許的未來。只有這樣教育孩子,社會才有希望,讓我們一起努力。

嚴長壽
三十六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歲時,跟隨家人到台灣。二十八歲當上美國運通總經理,三十二歲成為亞都麗緻飯店總裁。
從《總裁獅子心》、《御風而上》、《我所看見的未來》、《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你可以不一樣》、《教育應該不一樣》到《為土地種一個希望:嚴長壽和公益平台的故事》,每一本書都代表他各階段思考的重心;每一本書,主題雖有不同,但唯一不變的是,他對台灣、對社會、對青年人,始終懷抱著關懷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