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十五個習慣


快樂的十五個習慣

心靈健康/日本暢銷醫界作家,現今九十七歲,仍活躍於診療工作的日野原重明。其蓬勃朝氣本於對他人的細心關懷、不輕易向疾病低頭、不因忙碌的工作而心生氣餒、從天天發生的事件中悟出樂趣。其人生如此智慧圓融的原點,就蘊藏在他的一顆心與生活習慣裡。
從一九七五年開始,日野原一直在提倡,「自己的健康自己捍衛」的運動。他仔細研究一下有哪些習慣對自己有好處,既然知道有好處,就要養成「毫不遲疑、當下實行」的行動力。
攝取品質不佳的食物、食用過多鹽分、抽菸、過量飲酒、食用太多動物性脂肪、黃綠葉菜類攝取太少、運動不足……,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壞習慣,日野原建議,若能夠及早轉個方向,待年長或年老之時,便不會染上所謂的「成人病」。
也就是說,許多疾病都是長年以來的壞習慣所造成的。
日野原向來認為「成人病」之名,應該更改為較具行動力、自發力的「習慣病」才對(英語為life style related disease)。經過了他二十年的倡導,日本終於在平成八年(一九九六年),更名為「生活習慣病」。
活力充沛又樂在生活的日野原,唯一感到驕傲的健康祕訣,就是他的好習慣。這些歷經九十年所培養、持續不斷的好習慣,時至今日,仍是他的無價之寶。 這些寶物包括了以下十五個習慣:
習慣1 心中永保愛。
日野原之所以充滿活力,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愛存在於心中。他向來相信喜悅或歡樂只要有人分享,快樂的程度就會更加擴大。更喜樂的生命,必須包含更多的愛。
聯旭廣告公司總經理陳玲玲分析,她高齡九十九歲仙逝的外公之所以能長壽,是因為長年在碧草如茵的中興新村上班,過的是非常簡樸的生活。節儉、吃素、慈祥、包容力大、又喜歡種花種草,與女兒、孫子同住,三代同堂。整日籠罩在愛人──愛女兒、愛孫子的環境裡。
習慣2 抱持「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
日野原也相信,那些願意克服自己的缺點或弱點,並習慣存著「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的人,在人生中的任何時刻,都能夠展現樂於堅持的強大毅力。
正面的想法比一切都重要。近十年來,開始成為一個虔誠基督徒的巨大機械集團執行長羅祥安舉例,即使現在有人因為投資連動債,損失了一百萬,應該要慶幸還有十萬元。「人要感恩他所還擁有的,」羅祥安說,「台灣有很多財富,好的環境,有很多事,比起別的地方,台灣已經好很多。」
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對於習慣有如此定義:「所謂習慣就是不停重覆的動作」。 養成對任何事情都持有正面的想法,也是一種必須要培養的新習慣。用這樣柔軟的思考方式試著重組我們的人生,一定可以感覺到從明天開始的每一日,更為光輝、明亮。
習慣3 挑戰新事物。
如果在年輕時就養成挑戰新事物的習慣,發覺自身才華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加。那麼,一生中就可以看見無數次繁花盛開的瑰麗風景。
像五歲喪父、低收入戶的台南建築設計師毛森江,在到日本拜師學習製造清水模技術之前,是個成衣貿易商,但是一回他到大阪出差,對安藤忠雄簡雅的清水模建築深為折服,立志學習,終至轉行在台南蓋清水模好宅,就是一個勇於挑戰新事物、終至轉行成功的典範人物。
另外一個竹山人──王浩一,是台北精神科名醫王浩威的哥哥。他原本在台北也是幫外商成衣公司當總經理,後來外商移出台灣,他成為最後一個關掉公司燈光的人。
之後,他回到母校──在成大校園著名的大榕樹下思索,受到感召選擇留在台南岳父家的塑膠工廠工作,並且開始背著寫生用具、相機,探訪府城台南的大街小巷,先後寫出《慢食府城》及《在廟口說書》等暢銷書。也是一個勇於挑戰新事物的典範。
日野原說, 若想永遠保持年輕的心,就要試著對某種事物保持高度的關心。而且,還要試著去挑戰看看。只要抱持這樣的心情,老不老一點都無妨,就讓向前行的勇氣,好好地發揮能量。
習慣4 鍛練自己的專注力。
日野原強調,一個人有專注力,看起來就會非常朝氣蓬勃,但如果缺乏專注力,什麼事都無法順利進行。「最糟糕的是就此意志消沉、自我放棄,」日野原說。
培養專注力,需要某種程度的訓練才行。也就是說,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就養成注意力集中的習慣。
為了鍛練自己的專注能力,日野原採用的方法是──無論多麼短暫的時間也要有效利用,絕對不可白白浪費。
日野原建議對於生活時間不太固定、或已經從工作崗位上退休的人,時間再如何充裕,也要在一天當中固定抽出三小時左右,完全用在研讀或自己的興趣上。台南建築工作者毛森江每天也只排三分之二的工作行程,另外三分之一時間約三個小時,他都拿來讀書。他所設計的住宅,書房一定扮演一個相當主體的角色,讓全家人都可以在一個書房長桌上讀書。
現年才四十三歲的香港宜諾管理顧問集團執行董事王劭仁在八個多月前,辭掉凱撒飯店總經理一職,在籌備創立一家旅館諮詢顧問與訓練公司之前,有整整八個月沒班可上、沒薪水可領,然而他毫不懈怠,每天仍然穿西裝、打領帶,提著電腦到咖啡店去寫創業企劃,直到顧客接納企劃案為止。
[人生的清晨到人生的午後]
做了一輩子的專業經理人,王培仁勇敢走出大企業大樹的保護,出來創業。
正如同作家、社會學者,同時也是美國史上第一位領得滑翔機執照的林白夫人,在迎接五十歲生日前夕表示,「即將進入中年的我,想要重新思考此後的人生。」
於是,她獨自滯留在海邊一星期,據說當時隨筆寫下的作品,即為著作《海之禮》的前身。她在執筆的同時,仔細檢視當時的人生,並決定了此後生命的型態。 「五十歲過後,也正式進入了人生的午後…….」這句話是不是浮現出美麗動人、穩定無波的海邊夕照?
習慣5 向心目中的典範學習。
人生要如何規劃才好?
日野原建議,如果實在無從下手,先尋覓一個你心生欽羨的典範也是個好主意。
在台灣,很多人學習藉由宗教信仰,不再為明天煩憂。巨大執行長羅祥安在近五十歲那一年,由於捷安特要成為全球化企業,他想到公司那麼小,要全球化,壓力很大,身心狀況幾乎快到崩潰邊緣。
剛好有一天,他跟著太太到東海大學教堂做禮拜,聽牧師說到有勞苦重擔的人,我就讓你得到安息。那天晚上,羅祥安生平第一次禱告,之後,經過一個月、半年、一年,羅祥安發現自己的心情,愈來愈輕鬆,一年後,羅祥安就受洗了。
如今,羅祥安維持著「只要做好事情,沒有強求的目標,」知天命,專心做好自己。他也開始騎腳踏車上班、假日騎車上山,精神、體力都比過去年輕了十歲。
[義工之心與義工精神]
日野原也建議可以憑藉一顆溫暖的義工之心,造就出一種人格。一面充分利用義工活動,在平衡自己生命的同時,又可以過著充滿彈性、愉快的生活。人並不會因歲月的積累而枯萎,反而會更加成熟。為了朝成熟之路邁進,各方面要學習的事情還很多,日野原建議要努力培養思考的習慣。台灣嬌生公司總經理張振亞就是典型愛做義工的專業經理人。
她過去曾主導導入企業的合理經營方式進入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如今,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組織運作的能力非常強,帶領了一批需要就業的女性人力進入台灣的各個家庭中,做清潔、烹飪、保母等服務工作。
做公益有了心得之後,她開始想推廣義工精神。去年年底開始,張振亞打了幾個電話給幾家外商日用品公司,如聯合利華、寶僑、桂格、雀巢食品等等,請他們捐出原本只是因為包裝受損,但品質沒受到破壞卻要銷毀的產品給天主教善牧基金會。
張振亞指出善牧基金會有收容一些未婚懷孕的婦女、被拋棄的嬰兒等等,每個月需要鹽、醬、醋等日常用品。張振亞又打電話找聯合勸募基金會協助稽核收發,確保捐獻物資送到確實需要的地方,並且又請新竹貨運贊助物流配送。
張振亞說她只要每個月抽出一個小時打電話溝通,就可完成一筆不用花錢的大生意,也就是五年內,善牧基金會百分之五十的安置所可以得到他們所需求的物資。「於公、於私,都是快樂的事,」張振亞說。
像張振亞一樣,許多企業人也開始在做義工。經營人力仲介的經緯智庫公司總經理許書揚最近也常義務到台大職涯發展中心,為台大學生諮商未來的就業計劃。
習慣6  感受他人的心情。
日野原常常出國,經常看到外國人有體諒他人心情的習慣。要感受他人的心情,一定要先能讓自己寧靜下來,細細體會。食養山房主人林炳輝就是這個典型的例子。他憑著對簡單、素雅、令人感動,引發豐富心靈的居住空間的追求,在十幾年前,創設了食養山房。
研究美學經濟的政大科技管理教授李仁芳形容,來到食養山房慢慢享用兩、三個小時、約一千元的餐飲,或是來品味下午茶時,他清楚地觀察到每一個客人一進到食養山房,臉上線條立即柔和、快樂。「這裡不是奢華,而是素華,」李仁芳說。
十七、八年前,林炳輝曾經在台北租屋而居,那段時間,白天他在營造公司上班,夜裡常跑伊通公園畫廊,看到裡面布置整潔,空間素雅,開始引發他想要居住在這樣空間的想法。於是他開始把沙發去掉、電視機去掉,不斷地割捨,然後開始在潔淨的空間插上一朵小花,泡一杯茶,開始可以安靜讀書、探索內心世界。「因為環境影響你的視覺,你就可以安靜地坐下來,」林炳輝說。
多接近大自然,可以讓自己的心更柔軟,更敏銳。專研園藝治療的台大園藝系教授張俊彥指出,美國有所謂的園藝治療師,種植花草,可以舒緩腦波內的緊張度,並且有助恢復注意力及疲勞。
習慣7 珍惜有緣相逢的所有人、事、物。
日野原也想對大家說的是,如果你自己架設好一組品質優良的天線與接收器,你就更有機會遇見美好的事物。
奧美廣告公司副董事長葉明桂就是一個很懂得感恩他的工作伙伴的人,懂得架設接收美好訊息天線的人。他從年輕時,就跟著台灣奧美的兩個創始人宋秩銘、莊淑芬,如今,兩位老闆遠征中國,他還在台灣留守著。現年五十二歲的葉明桂最近有個覺悟是,要進入職場工作,一定要找志同道合的人,大家願景、目標、價值觀都一致。「志同道合就是快樂,」葉明桂說。
習慣8  比八分飽再少一些。
日野原維持健康的方法,就是對體重的控制。有的靠飲食控制,維持適當的體重,有的則靠規律的運動。
忙碌時,他常常在吃飯時間拿出牛奶與餅乾。
「大家都知道吃飯只要吃到八分飽就好。在吃到太撐、吃得太飽之前就停手,內臟的負擔比較小,對健康有正面的好處,」日野原說他現在超過九十歲,「六分」左右就足夠了。
百分之五十的死因是壞習慣所致。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也是一個聽到善言,就可以立即執行的人。八年前,由於去聽了陳堅貞老師所演講的自然律例,當下回家就力行演講中所談的每天早上吃番薯、喝精力湯,並維持騎自行車、做瑜珈的習慣。
張孝威做到了陳堅貞所說的,每天早睡早起,作息規律。而且,近幾年更是滴酒不沾。從兩千年開始,張孝威身體狀況好轉,遠離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症狀。
習慣9 對飲食不要過於神經質。
每天清晨,日野原都會喝一杯加了橄欖油的蔬菜汁。這種自製飲料可以穩定膽固醇值,又可以在忙碌的上午,輕鬆地補充體力與能量。這個習慣,他已經持續了三十年以上。
晚餐常會有聚會或晚宴,這種場合的料理多含有過量油脂,到處充滿了卡路里攝取過量的危險。遇到這種情況,日野原都會先從沙拉開始取用。但他建議偶爾有宴席時,對美食也不用過於敏感,多吃一點,過幾天少吃一點,讓多出的一、兩公斤體重降下來就可以了。
習慣10 能走路就走路。
同時與飲食生活的混亂共存的,常常是運動不足的問題。但是,對每天忙亂過日子的現代人而言,要額外找到運動時間,實在是難如登天。所以日野原自己就做到了能走路就走路,因此他在醫院裡上上下下、跑來跑去,不坐電梯,走樓梯;搭捷運時,也盡量走樓梯,不搭電扶梯。
習慣11 與更多同好享受運動時光。
找同好一起去運動,也是必須培養的快樂生活好習慣。
即時找不到人一起去運動,只要每天規律地去運動,自然就會碰到一些運動同好。如台南建築工作者毛森江每天早上五點半就到台南市的YMCA去晨泳,每天都會遇到前來游泳的九十歲婦人。
台灣富蘭克林兩個經理人愖言、張森貴最近遭逢金融海嘯,開始把大量的時間投入跑步、游泳、打球、騎車、遛狗、也多花些時間,在週末連休日,與家人在台灣各處旅遊。
習慣12 正面思考。
健康與否,就看自己夠不夠朝氣蓬勃,而夠不夠有活力,也全靠心情決定。
作家羅蘭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我覺得快樂是一種天性,」現年九十歲的作家羅蘭,從二十七歲那年,一個人由天津來到台灣,就此定居下來,再怎麼辛苦,從不會抱怨。年輕時一邊在警廣上班,一邊寫作,也一邊養兒。如今兒女長大了,一個人居住,倒也自得其樂。
即使現在已經九十歲了,羅蘭仍然耳聰目明,還會一個人找尋生活樂趣,除了每天早上,住在附近的兒子帶來豆漿、燒餅油條當早餐之外,她常會一個人坐計程車到外雙溪故宮外面的小山坡去曬曬早晨的太陽,看著故宮博物館的圍牆,好像有回到天津老家的感覺。或是一個人到中央圖書館,坐在五樓的窗邊,默默讀書、寫作。
她每天晚上一定會寫寫日記。因為身心之間緊密連結、互為表裡,身兼心理學家與哲學家的柏格森(Henri Bergson)曾說:「人類是唯一能夠創造自己命運的動物,而人類卻遲遲無法覺悟。」
要讓心靈變得更平靜、豐富,該如何做才好呢?
日野原建議,就算面對累死人的工作,也不應該長吁短嘆、以為時運不濟,反而要振作精神、想像完成後的成就感。
並且,一邊以正面思考來鼓勵自己,一邊務實地動手完成,積極進取地挑戰難關。
習慣13 調節壓力。
沈重的壓力必須明快地紓解及調整。
紓解壓力的一個方法是,不要讓憂慮的事情一件一件累積。
許多人釋放壓力的方法,是尋求宗教信仰,把煩惱、憂慮交給上帝。張孝威長年信仰基督教,自己的妹妹還是牧師,他說,一個人不能過度自信,他認為很多經營者出現問題,是因為過度自信,他做個基督徒,可以將憂慮交給上帝,不會累積在心裡。
曾有一個患者告訴日野原,他已經厭倦了充滿壓力的上班生涯,退休後想要在溫暖的土地上,過著隨心所欲的日子。
但是,當如願搬到計劃中的區域,過著完全沒有壓力的生活後,他每天在無所事事當中,卻失去了生存的意義。到了最後,身體崩壞、精神狀況也變得極為不穩定。
若生存於無菌般、毫無壓力的環境,身體上、心靈上也終會產生病狀。
習慣14 反身自省,要求自己(責任總是在我) 。
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創作的《青鳥》是一齣著名的戲劇。故事的梗概是「千山萬水尋找代表幸福的青鳥,最後,卻發現牠不在天涯海角,而是好端端地待在家中」。青鳥欲訴說的就是,所謂的幸福就存在每個人的心中。
[掌握住屬於自己的青鳥]
建立明朗、樂觀的生活方式,設立人生的願景,隨時掌握住屬於自己的青鳥,必須常常反求自己。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曾端真,從中興大學農業教育系畢業,曾擔任幾年的國中生物老師。可是她一直沒有忘記自己從小想當大學教授的願景,二十六歲結婚後,辭去國中老師的鐵飯碗,住在師大路。
三十一歲考取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拿到後,中間還到中山女高當輔導老師,三十六歲考取博士班。一路念下來,終於在四十歲拿到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的博士學位,不僅達成個人願景,還考取心理諮商師執照,每週有一個晚上到一家基金會做心理諮商的工作。
現在年近六十歲的曾端真並沒有停止學習,還自己花費三年時間,預計花費一百五十萬元學習費用,跟住在美國舊金山的一位心理治療訓練師史坦(Henry Stein),每週進行一次為時一個小時的電話教學學習,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跑一趟舊金山三天,親自學習阿德勒心理治療。
曾端真在給人做心理諮商時,很強調每個人要選擇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形態,以此生活形態,來選擇適合這個生活形態的工作。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她說。也就是說,自己將來想要做什麼,過什麼樣的生活,就往那個方向,掌握時間,充實自己、準備好自己。
「人生快樂之道在多元,重點是當自己有困擾時,就要變,用原來的方法讓你不快樂,就不要用原來的方法,」曾端真說。
習慣15 不要盲目、非理性地遷就於習慣。
不管是藉由寫日記、寫年記的方式,或是經過禱告、內觀,萬一你發現到今天為止走的是錯誤的道路,只要換一個正確的方向即可。
日野原一直在強調,習慣可以造就一個人。但是,並不是要大家盲目、毫無理性地固執於一件事。有時候,描繪出一幅美麗願景之後,才發現到今天為止的習慣,與這樣的願景格格不入。這種時候,彈性改變一下思考方式,再營造出另一種適合的習慣就好了。
人生就是不斷檢視過往習慣的過程。在中國為明基打拚十二年的明基全球策略規劃中心總經理曾文祺,在今年六月調回台灣之後,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往的生活習慣──不斷地拚拚拚,導致身體出現三高症狀。
如今他回到台北迪化街老家,與父母兄弟齊聚一堂,並在附近買了房子,準備把來自蘇州的妻子與兩個兒子,接回台北居住,一方面讓他的小孩可以到他的母校──永樂國小就讀,一方面可以常常回媽媽家,享受三代同堂的樂趣。
飛遍中國大江南北,如今他成為一個非常親近台灣土地與河流的樂活族。現在的曾文祺每天早上七點由大稻埕碼頭開始沿著淡水河河畔騎腳踏車,中間過個橋,再轉到基隆河畔,一路騎腳踏車,約一個小時,抵達內湖明基總部。每逢假日,台北市周邊二十條登山步道,他也都踏遍了。
「環境在轉變,變成你重新學習的契機,」曾文祺認為人的成長與老化,都是細胞新陳代謝的結果,隨著環境改變,以及自我的反思,生活習慣的調整,也是必然的。
在台灣的人生活習慣改變了,生活思維改變了,說不定對經營企業的思維也會改變,終將形塑出另外一種企業風貌。
由人的新陳代謝,想到企業的成長與求變,曾文祺感嘆台灣的企業若老是只有三、四%的毛利,會把台灣的資源都消耗掉,而有些生活產業卻有一五到二○%的毛利。
在台灣,很多人不斷自我反思,企圖走出一條新路。快六十歲的政大教授李仁芳近十年來,把研究與教學重心都放在美學經濟、創意經營的領域上。他說,台灣企業絕對不能只是賺二%毛利的以量取勝的製造業,台灣必須靠創意與創新,創造出高毛利的產業出來。
「台灣老闆賣一台電腦,只賺三十幾元,大家拚得要死,完全沒有生活品質。這究竟要做什麼?」李仁芳感嘆連連。
要做出優雅、高獲利的產品,要先從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開始。
正如同日野原重明在書中所說的:「禽鳥的飛行姿勢無法改變,  動物爬行的方式、奔跑的姿勢難以調整,但是,人類可以更改自己的生活方式。改變日復一日、重複千百回的行動,形成新的習慣。
選擇新習慣與否,靠的是人類的意志。人類有選擇的自由,經由意志力與毅力,可以形塑出全新的自己。」
迎接新的一年,形塑出全新的自己。「生活幸福感會出來,」林炳輝在他陽明山上的食養山房的禪風茶席上,看著窗外午後一片的綠意說。
對你而言,人生的清晨也許已過,但是人生的午後還長得很,你要如何走呢?



莉澤.邁特納──散發人性光輝的核子物理學家


二十世紀初期,原子核物理獲得飛躍性進展,從確立原子結構、發現同位素、 到核分裂的研究等等,再再改變人類對世界的理解。雖然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當時極為罕見,她們的身影依然在近代物理史留下不可抹滅的痕跡;其中,有個名字常跟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1]相提並論。
原本無法就讀大學而打算當法語老師的她,幾經掙扎,獲得物理大師波茲曼[2]和普朗克[3]指導,逐漸成為獨當一面的科學家,卻連續多年沒有工作和薪水,連出入研究室都因性別身分備受限制;當事業如日中天,又因猶太人血統必須捨棄一切。她在陌生國度做出畢生最大貢獻,卻因緣際會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同時,她好相處、與人為善、愛好和平,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唯一拒絕參與原子彈研發的核物理專家──這就是核子物理學先驅莉澤.邁特納(Lise Meitner)。
開明家庭和貧乏的教育
1878117[4]的維也納,莉澤.邁特納出生於關係親密、作風開明的小康家庭裡,在八個小孩中排行老三。她的父親雖是律師,但興趣廣泛,家裡也常常聚集各色各樣的訪客,好比議員、作家、棋士和律師等;莉澤和兄弟姊妹們,就在這樣多元豐富的家庭環境下長大。雖然莉澤的父母均為猶太裔,但他們從不強加猶太傳統信仰在子女身上,對子女的教育亦十分注重。
莉澤八歲就表現出對數理的愛好,然而在十九世紀末的奧地利,給女孩的學校教育只到國中為止,相當貧乏,不僅無法和大學課程銜接,當時大學也不讓女性入學。即使莉澤展現了科學天賦,也不可能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因此,莉澤原本打算畢業後安分當個法文老師。
幸得名師
1897年起,奧地利大學逐一敞開各學院的大門,女性只要通過高中同等學力測驗便可入學。莉澤為彌補遺漏的課業,接受了兩年密集家教;很幸運地,數學和物理老師正巧是維也納大學講師,有時會將大學裡的實驗器材拿來展示──這不但是難得的機會,也在莉澤心中留下深刻印象。1901年,23歲的莉澤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奧地利稀有的女大生。
莉澤大二的時候,曾一度擔任維也納大學教授的知名物理學家波茲曼回到維也納授課,聽眾擠爆會場,連報社都派了記者出席。莉澤事後回憶:「他的講座是我聽過最傑出、最激勵人心的。他對教給我們的一切,都抱持相當大的熱情,每次我們聽完離開都感覺到全新、驚奇的世界就展現在眼前。」
1906年波茲曼悲劇的自縊[5]為止,莉澤足足有四年時間得以面對面感受這傑出物理學家對科學的熱愛。她深深受到波茲曼影響,終其一生都將科學事業視為追尋真理的艱苦奮鬥;甚至,因為波茲曼助理的啟發,讓莉澤選擇了原子核物理的道路。
柏林的良師益友
1906年,莉澤得到博士學位。當時,她唯一的出路只有中小學老師一途,但那不是她想要的──她希望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學。隔年,莉澤來到柏林進修,除了溝通方便、以及波茲曼長年旅居德國的因素之外,更為了大名鼎鼎的普朗克。
德國的大學雖然不收女學生,但普朗克慷慨答應了莉澤旁聽的請求,心中卻也不禁懷疑這個小女生的能耐。莉澤在回憶錄裡表示:「他很親切地接納了我,不久後還邀請我到他家。第一次前往拜訪時,他對我說:『但妳已經是博士了!妳還希冀什麼呢?』我回覆,希望能更真確理解物理,他只講了些場面話,沒有繼續深入話題。我自然認為他對女學生沒有太高評價,而在當時,人們大概也是這麼想。」[6]
普朗克對女性發展物理專業雖然有所保留,卻很歡迎莉澤拜訪。尤其,普朗克音樂造詣極佳,一群人往往在普朗克家辦起小型音樂會;普朗克彈鋼琴,訪客們拉小提琴──愛因斯坦也是這社交活動的常客兼合奏者。
普朗克是繼波茲曼之後,對莉澤產生重要影響的物理學家,後來亦成為她的良師益友。莉澤在柏林的艱困生活,幸得普朗克溫暖支持;此外,她也和普朗克兩個女兒發展出極佳的友誼。莉澤雖本性含蓄,對交友卻很有一套;她在柏林認識了一群年輕物理學家,都喜好音樂和戶外活動,並成為終生的朋友,例如日後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法蘭克[7]和馮.勞厄[8]。馮.勞厄曾經表示,因為莉澤的善良和體貼,才讓他從某些無法原諒自己的情緒裡釋放出來;他不但珍視和莉澤的友誼,在納粹統治德國期間,也常和莉澤互相支持、打氣。
研究夥伴和性別限制
在普朗克的私人音樂會裡,還有另一位參加者──1906年才離開拉塞福[9]研究團隊回到德國的奧托.哈恩(Otto Hahn[10]。他熱愛交際、不拘禮數,沒想太多就邀莉澤一起進行放射性研究。剛來到陌生國度的莉澤,在人際關係上顯得相當害羞,但她很快就發現哈恩會是未來寶貴的同事兼朋友,她說:「哈恩和我年紀相仿、非常不拘小節。我察覺,不管自己需要知道什麼都能夠盡情詢問他。更何況,他在放射性領域聲譽卓著;我相信他能教我很多。」
這一對化學家和物理學家的組合就這樣開始了;他們在同一研究所合作了31年。然而,他們之間從未有過愛情火花,不會一起吃飯、散步,整整有十六年都以「哈恩先生」和「邁特納小姐」尊稱對方。
合作關係中的兩人,地位相當不對等。哈恩在柏林大學化學研究所擔任助理,莉澤卻連建築物大門都進不去──研究所所長費歇爾[11]擔心長髮容易引發火災,嚴格禁止女性出入。在哈恩苦心勸說下,費歇爾才勉為其難讓莉澤在地下室、有獨立出入口的房間工作;莉澤不但無法踏足其他地方,連研究所的廁所都不得使用,只能到街上餐廳借廁所。對化學研究所而言,莉澤只是個不存在的人;一直要到1909年德國開放女性就讀大學,莉澤才得以自由出入,化學研究所也才終於有了女廁。
從谷底翻身
莉澤待在柏林的頭五年,發表將近20篇論文(大多是和哈恩合作撰寫),這段期間她不但沒有職位,也沒有薪水,僅靠父母的微薄資助過活。1912年,柏林近郊的威廉大帝化學研究所[12]成立,哈恩受聘為研究人員,並擔任放射性小組的組長。直到這時莉澤才終於得到第一份有薪水的工作──擔任普朗克的助手,給學生考卷打分數。此時的莉澤,仍處在學術巨塔的最底層。
隔年,莉澤獲聘為威廉大帝化學研究所正式員工後,又得到布拉格的工作(還有升遷的機會)。研究所主管費歇爾從普朗克那兒獲悉此事,以薪水加倍慰留莉澤;儘管如此,職稱和哈恩相同的莉澤,薪水卻還是比哈恩低了許多。無論如何,莉澤終於開始步上軌道,她在給朋友的信中寫到:「我全心全意喜愛著物理,我無法想像它不在我的生活中。」
發現鏷與建立聲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哈恩被軍隊的研發單位徵召,莉澤則志願擔任奧地利軍操作X光的護士,照料在前線嚴重受傷的士兵。1916年,莉澤回到柏林繼續研究工作,並在隔年得以組織自己的團隊;如果不計入哈恩的結婚加給,現在她和哈恩是同一薪水等級了。
戰爭期間,哈恩只能偶爾休假返回柏林,所以基本上,大多時候莉澤都是獨自工作。皇天不負苦心人,努力最終得到回報──他們成功分離並辨識出新元素「鏷」[13],並在1918年的論文中發表這項成就。
1920年代,莉澤另闢途徑,將研究重心轉向蓬勃發展的核子物理領域,跟哈恩專長的放射性化學區分開來。雖然這個選擇是基於科學考量,但對她的專業也有好處:少了哈恩的光芒,莉澤才得以樹立自己獨立科學家的身分。這段期間,莉澤靠著自己的研究工作,逐漸躋身世界一流科學家之列。因為她和哈恩的貢獻,使得威廉大帝化學研究所受到全世界的廣泛認可。
莉澤敲開了女性參與科學界的大門,先是獲聘研究所教授一職,又於1922年得到柏林大學特許任教資格,是最早的女性編外講師[14]之一;1926年,她擔任柏林大學兼任物理教授,成為全德國屈指可數的女教授。
逃離德國
納粹在1933年掌權後,莉澤旋即被柏林大學免職,連柏林大學舉辦的學術會議都不得參加;雖然研究所的工作保住了,但全德國風聲鶴唳,許多猶太科學家都被迫去職,莉澤也不由得開始思考離開德國的可能。只不過,莉澤從德國白手起家至今二十餘年,好不容易有了一點成就,並建立自己的團隊;五十幾歲的她,想到要離開團隊和合作無間的夥伴,再次到陌生國度從頭來過,怎麼樣都下不了決心:「我的小組是從無到有、自己一磚一瓦成立的,可說是我畢生心血。對我來說,要拋棄它是格外地困難。」
莉澤是奧地利公民,加上普朗克、馮.勞厄和哈恩是反對納粹的,某種程度上還能保護她,但隨著19383德奧合併,她被解僱是遲早的事了。哈恩因為莉澤,長期遭到納粹支持者攻擊,這下子他也無法再承擔那股壓力,不得不要求莉澤離開。「他可說是把我拋開了。」莉澤在日記寫著。
莉澤被迫離開,卻連可用的護照都沒有;納粹也早已發布禁令,禁止任何技術/學術人員離開德國。她的國外朋友們想方設法運用各種管道,要將莉澤救援出來。為了莉澤的逃亡計畫,研究所所長德拜[17]用暗語寫了訊息給荷蘭物理學家科斯特(Dirk Coster),請他火速趕來柏林;七月,莉澤草草收拾細軟,只帶了兩個小行李箱和十馬克、以及哈恩在道別時塞給她作盤纏的鑽戒,與科斯特到達荷蘭與德國交界──科斯特早已將邊境守衛打點好,解決了出入境的難題。
諾貝爾物理研究所
雖然莉澤暫時安全了,事情卻未塵埃落定;一旦德軍攻占荷蘭,逃亡情節就要再度上演。在大名鼎鼎的丹麥物理學家波耳安排下,193881日,莉澤赴任由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物理研究所倉促安排的職位。
負責接待莉澤的是物理學家西格巴恩[18]。因為研究領域相近,莉澤原本以為西格巴恩會歡迎她的到來;怎知,比莉澤年輕八歲的西格巴恩,研究風格與莉澤迥異,既沒有邀請莉澤加入研究團隊,也沒有任何資源給她──對西格巴恩而言,莉澤可能不是很有價值的合作者。莉澤雖然擁有自己的實驗室,但沒有人手、沒有設備、沒有技術支援、甚至連鑰匙都不齊全──情況跟她當初在德國地下室的時期像極了。
瑞典學院(SvenskaAkademien)支付給莉澤的薪水相當微薄,她在德國的帳戶也被凍結,無法提領。莉澤只能借錢度日,並和哈恩密集通信,一方面討論研究,另一方面互吐苦水。
核分裂的誕生
同年稍晚,哈恩和才加入化學研究所沒幾年的史特勞斯曼(Fritz Strassmann)以中子撞擊鈾,得到了鋇(Barium──這下子讓哈恩傷透了腦筋。根據當時理論,若以中子撞擊鈾原子核,頂多使鈾原子核釋出少數質子,並變成較輕一點的元素(例如鐳),沒想到卻出現比鈾要輕太多的鋇!似乎鈾原子核被中子撞得分裂了,這怎麼可能?哈恩就像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轉而詢問莉澤是否有辦法解開謎團。
193812月,莉澤和同為物理學家的外甥傅里胥(Otto Frisch)來到瑞典西海岸渡假。在雪地裡,莉澤緊跟著滑雪的傅里胥,邊走邊思考哈恩的實驗結果,想法也逐漸成形。理出頭緒後,他們就地坐在樹下,利用手邊的小紙條做計算,檢驗他們的想法。
沒幾年前,年輕物理學家伽莫夫(George Gamow)提出液滴模型(Liquid Drop Model[19],將原子核形容成水滴;如同水滴靠表面張力凝聚,原子核內部也存在某種內聚力,能夠將質子和中子結合在一起。莉澤和傅里胥發現,鈾原子核內部的電磁斥力相當強大,幾乎足以將凝聚原子核的力全數抵銷──鈾原子核就像極度不穩定的水滴,只要稍微受到一點刺激就可能分裂。
事情還沒結束。莉澤計算了原子核分裂前後的質量差異,發現生成物的質量總和將比原來的鈾原子核稍輕一些;這少掉的質量用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互換公式E=mc2換算,正好跟新生成原子核的運動能量相符!一切都天衣無縫地接上了!當傅里胥回到哥本哈根,將熱騰騰的研究成果告知波耳,只見波耳敲著自己的額頭:「喔!我們是有多蠢呀!喔!這太美妙了!」
莉澤和傅里胥合著了這篇革命性論文,並借用生物學裡細胞分裂的概念,將此過程取名fission。從此,核分裂(nuclear fission)的概念誕生了。史特勞斯曼日後回憶,當初多虧莉澤的強烈要求,他跟哈恩才完成驚天動地的核分裂實驗。可惜的是,莉澤身為研究合作者,卻被逼得逃離德國,無法親身參與實驗;不僅如此,因為德國政治的肅殺氣氛,哈恩可能擔心莉澤的猶太人身分太過敏感,在論文中不但沒有將莉澤列為共同作者,也沒有感謝莉澤的貢獻。為此,莉澤雖然參與了實驗前、中期工作,卻沒有得到回饋;哈恩則在1944年因為發現核分裂獨得諾貝爾化學獎──況且,核分裂理論還是莉澤跟傅里胥提出來的!
抗拒研發原子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人們很快意識到可以利用核分裂製作炸彈。德國以海森堡[20]為首,召集一批科學家(包括哈恩)研發原子彈[21]1943年,莉澤接到同盟國研發核武的邀請,卻斷然拒絕了──她也是唯一拒絕參與研發原子彈的核物理學家。雖然這是個離開瑞典,並跟其他物理學家朋友一起工作的機會,「我絕不會和炸彈扯上關係。」她這麼宣稱。
戰爭結束後,一些人將莉澤形容為原子彈的猶太母親,讓莉澤頗為苦惱;好萊塢甚至根據以訛傳訛的故事寫了電影劇本,將莉澤描繪成冒著風險將原子彈機密從德國偷渡到瑞典的核物理學家。「從頭到尾都在胡鬧。」她向傅里胥這麼表示;莉澤拒絕就拍攝電影一事幫忙,「我還寧願赤身裸體走百老匯大道。」
遺珠之憾
1944年,諾貝爾化學獎單獨頒給哈恩,許多物理學家,包括莉澤的朋友,都對此相當不解。何以莉澤和傅里胥的貢獻完全沒被考慮進去?雖然莉澤不是實驗論文的共同作者,但確實和哈恩以及史特勞斯曼一起參與了研究;更何況,她還和傅里胥完美地解釋了核分裂的理論機制。
即使抱著些許遺憾,當哈恩到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獎時,莉澤還是當起地陪接待老夥伴。在她寫給朋友的信件中,沮喪之情顯露無遺:「當發現哈恩在訪談中完全沒提起我,也沒講到我們合作三十年的事,讓我相當難受。」儘管如此,他們的友誼仍持續了一輩子。
雖然沒有得到諾貝爾獎,莉澤的貢獻卻毋庸置疑。戰後,她獲得數不清的獎項與邀請,人們歡迎她,就像歡迎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那般。
從未失去人性的物理學家
1947年,莉澤離開諾貝爾物理研究所,但仍持續在其他單位進行研究,包括協助瑞典研發第一座實驗性核子反應爐。她從未結婚、也沒有子女,在瑞典待了二十幾年後,1960年搬到英國劍橋,和傅里胥一家就近互相照應。1968 1027日,莉澤與世長辭,葬在英國鄉間的教堂庭院裡,享年八十九歲。
莉澤.邁特納一生幾乎都為物理而活。她受到波茲曼啟發,展現對物理的熱情,隻身前往德國打拼;在普朗克的照顧和哈恩幫忙下,她逐漸培養出獨當一面的能力。莉澤為人友善、受歡迎,是最佳的交友對象;納粹掌權期間,她更是靠許多朋友伸出援手,才能順利逃離德國;即使因為諾貝爾獎和多年夥伴哈恩產生矛盾,她也從不說對方的壞話。莉澤支持和平使用原子能,堅決反對利用其製作殺人武器;她在晚年曾說,因為自己的工作間接幫助了核武的誕生,使她對物理無條件的愛降低了。
在科學成就上,莉澤曾獲得46次諾貝爾獎提名(其中一次正是哈恩提名的),超過哈恩的39次;為了紀念她,元素Meitnerium)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她生前曾說:「我常常感到自責,但作為物理學家,我沒有一丁點愧對良心的地方。」她的墓志銘如同呼應一般,寫著:「莉澤.邁特納:從未失去人性的物理學家。」

註釋
[1] 即大家孰知的居禮夫人。
[2] 路德維希.波茲曼Ludwig Boltzmann),奧地利理論物理學家,在多數物理學家都還不相信原子、分子確實存在的時候,以微觀尺度的分子運動詮釋熱力學第二定律。
[3] 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德國理論物理學家,因黑體輻射研究而提出能量量子化的概念,為量子力學奠基者。
[4] 根據出生紀錄,莉澤.邁特納生於1117日,但是不知為何,其後文件紀錄均記載生日為117日,而且本人亦這麼認知。
[5] 波茲曼晚年因為生活和專業(學說不被接受)上的挫折,精神狀況不佳,鬱鬱寡歡。
[6] 歷史文獻也證實莉澤對普朗克的觀察沒錯。
[7] 詹姆斯.法蘭克(James Franck1882-1964),192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8] 馬克斯.馮.勞厄(Max von Laue1879-1960),191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9] 歐內斯特.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物理學家。最知名的事蹟乃根據散射實驗結果確立了拉塞福原子模型;也是質子(proton)的命名者。
[10] 德國放射化學家。
[11] 赫爾曼.埃米爾.費歇爾(Hermann Emil Fischer1852-1919),19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12] 威廉大帝化學研究所(Kaiser-Wilhelm-InstitutfürChemie)現為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fürChemie),亦稱奧托.哈恩研究所(Otto Hahn Institute)。
[13] 1913年,鏷234protactinium-234)由法揚斯(KasimirFajans)和格林(Oswald Helmuth Göhring)首次發現,並被命名為Brevium。哈恩和莉澤.邁特納於1918年的論文裡提出的,是比鏷234更穩定的同位素鏷231,命名為Protoactinium。最後,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在1949年正式命名其為「鏷(Protactinium)」,並確認奧托.哈恩和莉澤.邁特納為發現者。
[14] 編外講師(女性為Privatdozentin,男性為Privatdozent)指的是德語系國家裡,通過認證可以就特定領域在大學授課、指導學生者。
[15] 原文的bonzenfreie意指沒有大人物。
[16] 例如194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斯特恩(Otto Stern)、19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法蘭克(James Franck)、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波耳(Niels Bohr),194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德海韋西(Georg de Hevesy)、進行拉塞福散射實驗並發明蓋格計數器的蓋格(Hans Geiger)、19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赫茲(Gustav Hertz)。
[17] 彼得.德拜(Peter Debye1884-1966),193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18] 曼內.西格巴恩(Manne Siegbahn1886-1978),192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19] 波耳和惠勒(John Wheeler1911-2008)也將此模型做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20] 維爾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1901-1976),193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量子力學創立者之一。
[21] 相關故事可參考王道還老師的文章

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


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
文章出處:網路文章
有一個女孩,沒考上大學,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學教書。
由於講不清數學題,不到一週被學生轟下台。
母親為她擦了擦眼淚安慰說,滿肚子的東西,有人倒得出來,有人倒不出來,沒必要為這個傷心,也許有更適合你的事情等著你去做。

後來,她又隨本村的夥伴一起外出打工。
不幸的是,她又被老闆轟了回來,原因是剪裁衣服的時候,手腳太慢品質也過不了關。
母親對女兒說,手腳總是有快有慢,別人已經幹了很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書,怎麼快得了?

女兒先後當過紡織工,幹過市場管理員,做過會計,但無一例外都半途而廢。
然而每次女兒沮喪回來時,母親總安慰她,從沒有抱怨。

三十歲時,女兒憑著一點語言天賦,做了聾啞學校的輔導員。
後來,她又開辦了一家殘障學校,
再後來,她在許多城市開辦了殘障人用品連鎖店,她已經是一個擁有幾千萬資產的老闆了。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兒湊到已經年邁的母親面前,她想得到一個一直以來想知道的答案。
那就是前些年她連連失敗,覺得前途渺茫的時候,是什麼原因讓母親對她那麼有信心呢?

母親的回答樸素而簡單,她說:
「一塊地,不適合種麥子,可以試試種豆子;豆子也長不好的話,可以種瓜果;瓜果也不濟的話,撒上一些蕎麥種子一定能開花,因為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也終會有屬於它的一片收成。」
聽完母親的話,女兒落淚了,
她明白了,實際上,母親恆久而不絕的信念和愛,就是一粒堅韌的種子;
她的奇蹟,就是這粒種子執著而生長出的奇蹟。

療愈負面情緒的一個實用方法

療愈負面情緒的一個實用方法

嘗試改變一個人,是你可能在生活當中會犯的最大錯誤。我們以為如果可以改變別人,我們就會快樂,但是是這樣嗎?其實不是的。真正的愛,就是學會去接納另一個人,就像他現在的這個樣子。
你們當中很多人有伴侶,但問題是你們當中有多少人相信自己可以接納你的伴侶?我不認為你們真是這樣子的。你需要瞭解接納和忍耐之間的區別,大部分人只是去忍耐你的伴侶,但你仍然希望有一天他能夠改善。
接納則意味著已經放棄了改變的希望,那個才是真愛。我的觀點是,為了讓我能夠學會真的愛我的太太,我需要改變我裡面的一些東西,是這樣嗎?當我裡面發生了改變,那無論這個人在做什麼,都是OK的,我可以理解她,對她懷有慈悲,而不會再有那些痛苦挫敗的感受。
在真愛這條道路上,我們會遇到我們的老師,而我們的老師就是那些讓我們感到痛苦的人,他們會強迫我們學習如何找到自己。
    現在我要給你們一個很實用的練習,我們也許沒有辦法改變環境,但是我們可以去管理我們內在所發生的一切。我們越多的能夠管理我們的內在,就越多的能夠消除一些負面情緒和衝突,也就會越接近我們真實所是的那個人。

第一步就是呼吸,你需要練習呼吸,在呼吸的同時,你頭腦中需要做一點事情。到目前為止這是最好的練習方式,可以非常快地見效,而且只需要一點時間。任何時候當你感覺到緊張、有壓力,你就去想像你的腳好像生了根,可以深進泥土,一直到達地心,那裡有很熱的熔岩,可以像吸塵器一樣把你內在的壓力給吸掉。 
你想像所有那些壓力和情緒都進入到大地,在烈火之中蛻變為正向的意圖,當吸氣的時候,你把這個正向的意圖吸進來,也就是去相信一切都是有一個正向的意願的。這只是一個信念,但它是一個有效的、起作用的信念。然後當你呼氣的時候你就放下。你持續這樣做,直到你感覺一種平靜進入到你的身體裡。這是很容易練習的,而且會使你增加十五年的壽命。
你可以在入睡之前做這個練習。你先是評估你的這一天,回想那些讓你緊張、有壓力的時刻,然後開始像剛才說的那樣去呼吸。一旦你感覺到寧靜,你再想像重新回到之前的那個情境裡,問你自己這個問題:如果我是在這樣一種全然的平和之中,我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我會說出什麼樣不同的話?這樣做很重要,因為這時我們是在建立新的神經元凸出,用我們所想要的方式去做出回應。 
讓我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當中有多少人在經過某種反應之後,會說下一次我再也不要這樣了。結果下一次怎麼樣?仍然還是那樣。為什麼?因為你的神經元凸出就是那樣的。如果你想要改變它,你需要能夠創造出新的模式和習慣。這個練習只需要花五分鐘的時間,實際上讓你比較快地來做更重要,因為當你開始感覺到平靜的時候,你的身體就想要入睡了。
所以你需要很快的去回顧一天。如果每天都這樣做,那麼你再去見媽媽,當她又做了往常總愛做的事,而你開始感覺到自己的習慣反應又要出來時,你會聽到一個聲音——「呼吸」。然後你就呼吸,然後你看著媽媽,說:「媽媽,我很愛你。」她會改變。這就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做視覺化想像。比如你在入睡之前,可以創造出這樣一個畫面,你明天早上會怎樣起床。你有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在你入睡之前,你創造了這樣的畫面,就是醒過來會覺得很累。這時如果你花五分鐘的時間,跟自己的身體說:「明天早晨醒過來時我會很精神。」實際上是在給你的身體發出指示,訓練你的身體。 
這樣你對你的身體就會越來越能夠掌控,你就會停止痛苦。你的身體是一台機器,它是可以被訓練的,所以你可以去想像你早晨醒來的時候是怎樣的活力十足,然後你就能早起去做鍛煉,並帶著愉快的笑容。這是第二步。

第三步是想像你的未來。在你入睡之前,最後一步是投射出你的未來,比如想像自己在五十歲的時候會是什麼樣?會做一些什麼事情?我對自己一百五十歲的生日是這樣設想的:早晨醒過來,我從床上跳下來,然後去跑一場馬拉松——這只是為了好玩; 
當我回來的時候,我的朋友們都在那兒了,我們就會開一場聚會,有很大的蛋糕,上面有一百五十支蠟燭;我的肺還是那麼的有力量,我吸了一口氣,把一百五十支蠟燭都吹滅了,升起很大的一團煙,屋頂的煙霧警報器就響了起來……我還想像到了夜裡兩點我還在跳舞,其他的人都累了。所以就是讓它變得有趣、好玩、讓人興奮。也許你現在在笑,但是我邀請你們參加我一百五十歲的生日聚會。如果你那個時候還在的話,就來吧。
我們實質上是在創造關於自己未來的藍圖,當我們不斷地強化它,我們的潛意識就不太能夠區別什麼是想像什麼是現實,你能理解嗎?所以在你入睡之前要去重複這樣三步,第一步是讀我的書——這只是一個玩笑,那你一定會入睡了——第一步是去評估你的一天,找到那些有壓力的時刻,然後呼吸,直到讓你自己可以沉靜下來,然後再回到那些時刻裡,去改變它,把它變成你希望的樣子;第二步是視覺化想像你希望第二天早晨醒過來是什麼樣的;第三步是在三十秒鐘的時間內去創造你所希望的關於你未來的畫面。
我的口號是:「我不會允許任何人奪走我正向的狀態。」或者換句話說:「無論發生什麼,我會保持在愉快的自我狀態裡。」如果你在入睡之前做這三項簡單的練習,有一些東西就會改變。我們其實不在於說我們有多少錢,也不在於我們有多少朋友,也不在於我們是開一輛什麼樣的車,以及住什麼樣的房子,當你死的時候只有兩個問題:你學到了什麼,你有沒有享受過這個樂趣。我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啟示,我希望你們很好,成為你真正所是的那一個人,一個有力量的、愉快的、活生生的人。